2009年4月27日 星期一

廚餘堆肥,一點也不難!

期「綠拇指電子報」,我們請到台北縣三峽民義國小分享製作落葉堆肥的秘訣,本期電子報,我們則採訪了台北縣崇德國小,請他們分享製作廚餘堆肥的心得。
崇德國小長年發展螢火蟲、鍬形蟲復育,成效非常良好。崇德國小總務主任賴志明,在2005年珍古德博士來台時,與珍古德協會產生了初步的接觸,非常認同博士的理念,他還特別邀請博士到汐止演講,崇德國小的視聽教室擠滿了80多個人,反應非常熱烈!
往後,崇德國小也成立「根與芽」小組,目前共有兩個「根與芽」班級。「以前我對生態、
保育只有粗淺的概念,珍古德協會好比播下了種子,學校從此更注重環境教育,」賴主任說。

廚餘大變身
2001年前,當時汐止地區還有許多養豬戶,因此崇德國小的廚餘,都是交給養豬戶處理。
但SARS爆發後,人們越來越重視環境清潔,加上政府不斷提昇養豬戶對豬隻排泄物的處理標準,汐止地區的養豬戶紛紛遷移或歇業,崇德國小小朋友午餐吃剩的廚餘,就轉由市公所統一處理。但除了食餘,由於崇德國小設有廚房,處理食材時,也會產生大量的廚餘。賴主任覺得,這些被淘汰的菜葉雖然不能吃,丟了又有點可惜,便開始在校園內推動廚餘回收。賴主任說,廚餘堆肥其實一點也不難。崇德國小購買塑膠製、容量約20公斤的廚餘桶,將廚房淘汰的食材丟入桶內,靜置大約3個月,轉開廚餘桶下方的水龍頭,肥料液就會流出,加水稀釋後,就成為最自然、無污染的肥料。
「廚餘堆肥完成後難免會有點臭味,但加水稀釋後,其實就能有效消臭(水與肥料液的比例,約100:3)。」賴主任也說,崇德國小的廚餘堆肥原料以菜葉為主,不加入剩飯、肉類等蛋白質較高的廚餘,如此也能減低臭味。此外,一般廚餘堆肥過程中,會在廚餘桶中加入酵素,而崇德國小則以落葉堆肥產生的腐植土取代,經過實驗,效果與加入酵素差不多,又能節省一筆經費。賴主任說,這種廚餘堆肥方式經濟實惠,比起動輒好幾萬元的廚餘處理機器,廚餘桶價格便宜,一個容量20公斤的廚餘桶不過數百元,多數學校都能夠負擔。崇德國小根與芽小組的小朋友,則負責會收集、稀釋廚餘回收產生的肥料液,再將肥料液拿去澆灌校園中種植的野薑花、油桐樹等植物。若有機會拜訪崇德國小,你會發現校園中的各角落有一個個綠色的圓形圍籬,這就崇德國小校方請工友特別設計,直徑1.2公尺、高1公尺的落葉堆肥區,目前校園中共有8個堆肥區。賴主任說,汐止地區多雨,對製作落葉堆肥而言可是「得天獨厚」,多半不需額外灑水,只要6個月,底部就會形成茶色、無臭的腐質土。賴主任說,他們還發現有鍬形蟲的幼蟲躲在腐植土中,讓鍬形蟲保育也成為崇德國小的一大特色呢!

永續經營是堆肥成功的關鍵
賴主任說,推動校園落葉、廚餘堆肥時,最重要的是思考如何「有效利用」,否則最常見的失敗例子,就是堆肥就光是堆在校園一角,形同虛設。但校園中老師、工友的人數、時間畢竟有限,最好能組織學生,或利用社團的方式,讓小朋友實際經營、管理堆肥,不但能讓堆肥的使用發揮最大效益,小朋友也能從中學習。「有意發展校園廚餘、落葉堆肥的學校,不妨找時間到其他堆肥有成的學校觀摩,實際詢問、觀察能事半功倍,」賴主任建議。

營造環境,讓保育觀念紮根
「現在的家長很重視智育,老師的壓力也很大,想有效推動環境教育,大人的觀念要先改變,」賴主任說,「國外的學校,課程不一定在教室中進行;反觀台灣的學校,小朋友多半坐在教室裡,看老師在黑板上寫個不停,偶然的校外教學,也常流於外出郊遊,失去教育意義,實在很可惜。」
因此,崇德國小近年努力的方向,是在校園中塑造良好的「境教」環境,除了在珍古德協會協助下,種植多種台灣原生植物,也種植空心菜、芋頭、菱角,校園中甚至有一小片水稻田。「例如當老師上到『收穫』的主題,就能帶小朋友實際看看即將收成的稻米;上到『茶樹的生長』,就能以觀察菱角等作物作為替換,觀察教育的本質仍然不變,」賴主任說,「將環境結合課程,讓課程與校園生態交集,老師帶領孩子觀察自然的頻率便自然提昇,環境教育也能從點到面,逐漸推展開來。」
現在,崇德國小的腳步更跨出校園,逐漸與社區結合,推廣螢火蟲保育、茄冬溪教學步道規劃等。

驚人的成果,我們將在往後的綠拇指電子報、根與芽電子報陸續介紹,敬請各位讀者期待!